世界大賽第二戰,洛杉磯道奇隊和休士頓太空人隊在九局後敲出 6 發全壘打,其中太空人隊在延長賽就轟 3 發紅不讓,寫下大聯盟世界大賽的延長賽全壘打紀錄。
這場比賽堪稱是世界大賽史上最精彩的比賽之一,雙方牛棚精銳盡出,卻壓不住對方攻勢,連本季在 8 局結束後領先後未嘗敗績的道奇隊都失守,守護神 Kenley Jansen 被 Marwin Gonzalez 擊出追平轟,逼進延長賽,太空人隊再靠 George Springer 的兩分砲勝出,最終太空人隊以 7 比 6 獲勝。
[embedded content]
可是道奇隊傳奇人物 Steve Garvey 卻不認為這是好看的比賽,在賽後訪問時,他說這是「千禧世代的棒球」,失去了棒球的原味。
曾經在 1981 年道奇隊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的 Garvey 說道:
"Still we've only had one run scored that was manufactured. It's millennial. This is millennial baseball right now. You get up, you take a big swing, you strike out. You don't try to get the runners over very often."
「這場比賽只有一分是靠推進得到的,這是新世代的棒球,現在棒壇的風格就是這樣。你上場全力揮打擊或是被三振,你沒有試圖堆疊跑者」
"manufacture"「製造」,這裡說的是透過戰術或是適時安打創造出分數。而 Garvey 認為這種「不是三振就是全壘打的」打擊型態又稱做 "three-true-outcome"「三種結果的」,分別是全壘打、三振和四壞保送,並沒有把球打進場內,讓野手有事情做。
"millennial"「千禧時代的」,也有人稱做「Y 世代」,泛指 1980 年代到 2000 年「千禧年」"millennium" 出生的人,就是線上的球員們。通常來指缺乏耐心及專注、善於使用網路科技的年輕族群,有時帶貶義。相對之下,Gravey 則是屬於比較「老派的」"old-school" 棒球人,跟「千禧世代的棒球」 "millennial baseball" 的思維不同。
Gravey 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千禧世代的棒球」:
"Nobody bunts. Nobody hit-and-runs. We're a team that has to get guys on and we got five hits. I mean, six runs and five hits is what you call efficiency, except if you lose."
「沒人觸擊也沒有打帶跑,我們是一支要上壘的隊伍,而只有 5 支安打(只有 1 支不是全壘打),得到 6 分,算是很有效率,但輸球的話有效率也沒用」
"hit-and-run"「打帶跑」,在棒球之外,通常指「車禍肇事逃逸」或是「一夜情」。
回頭來看這場比賽,道奇隊有機會短打推進的機會並不多。四局下,Chris Taylor 一上場就獲得保送,接下來 Corey Seager、Justin Turner 和 Cody Bellinger 接續上場。但 Seager 正常揮擊打向游擊,Taylor 被封殺在二壘,Turner 再擊出雙殺打,攻勢瓦解。可是要平飛球比例相當高的 Seager 做觸擊推進也不恰當,更何況他具有長打能力,有機會創造更多分數,而不是成為出局數。
Garvey 在球員時代並不是以長打為主的球員,生涯有 18 個完整球季,只有 3 季單季全壘打超過 25 支,被三振數從來沒超過 90 次,生涯打擊率是夠水準的 .294。身為「小球主義」的 Gravey 不認同現代棒球追求全壘打的觀點,並不令人意外。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iKjRp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