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球季,芝加哥小熊隊叱吒整個棒球界 — 他們先是在例行賽拿下了103場勝利、接著又搶下了睽違108年的世界大賽冠軍;當時大家在談的話題,並非小熊是不是2016年最強的隊伍 — 因為很明顯的,2016的小熊不僅是去年最好的球隊,甚至可能還是史上最強的隊伍之一。然而,這個話題在進入2017年後就此打住 — 沒有人會再問今年的小熊相同的問題。
雖然今年對於小熊來說確實不能算是一個很糟的球季 — 他們仍贏下92場比賽、也再度拿下國聯中區龍頭;雖然在國聯冠軍戰輸球,但他們撞上的是一頭賽季拿下105勝的怪物球隊。小熊本季的得分排全聯盟第4、失分排名第7,整體看下來小熊仍是本季最強的球隊之一;然而,若把他們去年的表現拿來比較,本季顯然就相形見絀了。攻擊方面,在聯盟最優秀的幾個主力打者帶領下,整體表現還算可以;但跟去年相比,某些部分不是停滯不前就是開始衰退。
Dexter Fowler上一季的128 wRC+和中規中矩的中外野守備,被Kyle Schwarber的102 wRC+及破爛的左外野防守取代;Ben Zobrist也開始顯現老態、貢獻度從去年的3.9 WAR減少到僅0.3 WAR。游擊手Addison Russell並沒有如預期中的爆發、他的衰退也讓小熊損失了將近2.5 WAR;Javier Baez仍然是去年的那個Javier Baez — 雖然不差,但沒有如大家期待的長出名符其實的球星實力。投手方面,今年是Jon Lester近十年來首次投不到190局;此外他也交出了和過往生涯比起來,相當差勁的被全壘打率。
Jake Arrieta的表現也持續下滑、從一個大殺四方的王牌,慢慢衰退成一位球威仍然兇猛、但控球越來越走鍾的投手;John Lackey則是投手版的Ben Zobrist、開始抵擋不住老化的侵蝕。牛棚投手群都有著各自的缺點 — Wade Davis、Carl Edwards Jr.和Pedro Strop是牛棚的中流砥柱;但他們三人在例行賽加總繳出的12%保送率、也為球隊牛棚在季後賽完全投不進好球帶的荒唐表現埋下伏筆。Hector Rondon和上原浩治能把球投進好球帶、但很容易被轟,Mike Montgomery則是製造揮空的效率大幅下降;上半季投得出色的Justin Wilson,被交易來補強不穩定的牛棚後反而開始迷航。
今年的團隊守備也不若去年可靠。小熊在2016年的傑出表現除了火力四射的強打之外,很大一部份也要歸功於鶴立雞群的防守實力。但是今年,小熊隊的守備成績只能算是「佳作」而已;伴隨著防守效率的衰退,代價就是今年的投手群比起去年多丟了130分。誠然,要一直以2016年的標準來要求小熊隊是不合理的。不過,很多人一直對於小熊建立王朝的潛力有著相當大的期待;但今年他們的表現顯然讓人非常失望。雖然明年還是能捲土重來、也不再如今年一樣被世界大賽疲勞症候群影響,但2017年的種種不順遂,也不禁讓人對他們2018的前景感到有所疑慮。
Arrieta、Davis、Lackey、上原、Brian Duensing都將成為自由球員,代表明年小熊整個投手陣容會有相當大的變化;野手部分相對來說比較安定,只有Jon Jay、Alex Avila成為自由球員,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問題。尤其外野手的狀況可以說是一團亂、充斥著好幾位雖然勉強交出合格表現,但卻都不是能夠每天穩定上場的選手 — 如果要讓Ian Happ固定先發,他是要取代角落外野的Schwarber、還是Heyward呢(兩者看起來都不太可能)?還是要繼續犧牲守備、把Happ擺在中外野?
再者,兩個完全被左投吃死死的左打外野手(Schwarber、Heyward),是否應該被限定在對右投時出賽?還是說乾脆直接讓Happ站穩二壘、然後把Javier Baez或Addison Russell其中之一拿去換更好的外野升級?又或者更可能的是,交易掉兩者其中之一、直接換一個先發投手。原因是,明年確定的先發輪值人手只有Jon Lester、Jose Quintana和Kyle Hendricks;依據其他人的實力要來頂四號先發,那還乾脆叫投手教練Chris Bosio自己上算了。農場裡的新秀們,不是已經畢業、要不然就是被交易掉了,沒人足以頂上投手的缺,而這也是小熊今年季中把Quintana交易過來的原因。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yGlOZ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