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47 | 2017/11/21 | 人氣 0
近幾年的大聯盟休賽季,像大谷翔平這樣如此精彩的「入札劇場」已經許久未見。毫無疑問,他肯定會是近年被討論度最高的自由球員(技術上來說,他的合約仍然被日本職棒的母隊 — 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 — 給控制,但只要大聯盟同意按照原本的入札條件、給火腿一筆令人滿意的入札金,他們已經沒理由不放他赴美打球)之一。大谷之所以還沒能登陸美國、就可以吸引這麼多劇場和討論話題,原因有好幾條。第一,當然是他那完全與年紀不相稱的超強實力,最誇張的是,他在日本職棒無論投打,表現都是MVP等級的水準。
第二,是去年冬天MLB新版勞資協議突如其來的限制條款。按照入札舊制,大聯盟球隊只要願意付20M的入札費、就能獲得與球員談判新約的權利;只要MLB球團們願意,他們想開多少錢挖角那些日本球星都不受限制。舉例來說,洋基隊在2014年就先付給田中將大的母隊(東北樂天金鷲)20M的入札金、再以七年155M大合約簽下他;若按照這樣的制度,投打實力強如火星人、明年更僅有23歲的的大谷,肯定能拿到一張更天文數字的誇張巨約。但是,去年的新版勞資協議卻更改制度、宣稱只要是未滿25歲的海外球員,都只能以「國際自由球員」的身分加入MLB,無論是從哪個職棒出身。
這對大谷的影響有多大?首先,大聯盟每一隊能簽「國際自由球員」的額度是被聯盟限制的、不得超越;重點是配額極少 — 根據本站作家#NYU42的文章,全大聯盟能出最多簽約金簽大谷的球隊 — 德州遊騎兵 — 也僅有350萬美金的額度可以簽。洋基、雙城是另外兩支同樣擁有300萬美金以上額度的球隊;海盜、馬林魚、水手則是另外三隊額度超過100萬美金的球隊。如果跟其他24隊簽約?很抱歉,大谷只能拿不到100萬的簽約金。田中將大能拿155M是因為舊制允許;但根據新制度,大谷最多只能跟遊騎兵或洋基簽下一張價值3M的小聯盟約。沒別的了。
進入大聯盟後呢?很抱歉,就算你是尊貴不凡的大谷翔平,你也得跟其他大聯盟新秀一樣 — 前三個球季乖乖領大聯盟底薪、四到六年領仲裁薪水;直到在大聯盟打完六個賽季後,他才有投入FA簽大約的機會。就算大谷能在獲得仲裁資格的那三年,取得年薪10~20M的待遇,他前六季最多也只能從大聯盟球隊手上(假設沒簽提前延長合約)拿到大約30~65M的薪水;即便他在MLB能打出明星級甚至巨星級的表現,任何簽下他的球隊,仍都只要在未來六季付給他大約30~65M的薪水、就能控制他到2023年。對比依照舊制可能拿超過兩億、甚至三億的光景,這顯然是非常巨大的差距。
第三,除了大谷在經濟方面吃了大悶虧(無論MLB是無意還是有意針對),盛氣凌人的大聯盟球員工會現在還想軟土深掘、修改原先日職母隊能領20M入札金的制度 — 球員工會表示,希望日職母隊只能拿回大谷簽約金的15%。這表示,就算大谷從遊騎兵手上拿到3.5M、火腿也只能取得53萬美金 — 比舊制的2000萬還少了整整1950萬;換句話說,大聯盟球員工會現在的態度是 — 除了不要讓大谷如願地拿到兩、三億美金的超大合約,現在連火腿能拿到的2000萬都要剝奪。想當然爾,這對火腿而言是個接近屈辱式的提案,讓原本已經夠精彩的大谷入札劇場,現在變得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第四,除了政治和經濟上的議題,大谷來到大聯盟後究竟得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該加入哪個聯盟、或是投身哪支球隊,也是很多球迷都很感興趣的議題。攤開台灣各大論壇,你能發現幾乎所有球迷對於大谷升上大聯盟後能扮演什麼角色,意見是相當分歧的。很多人認為國聯比較適合大谷、畢竟他能直接扮演投手打擊的角色;在我們還不確定他打擊實力能否轉換到MLB之前,先把他的打擊比較對象設成「國聯其他投手」、而非「其他貨真價實的野手」,可能是比較保險的作法。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樣的論述很「膽小」。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mRw7X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