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寫NBA Diary,總窩在書桌前、正襟危坐,仔細回想我眼中一天的NBA,是什麼模樣。
現在,已經可以悠然地躺在床上、靠著枕頭、蓋著棉被、敲打著鍵盤,撰寫著我記住的每個眼光。
看NBA的幾年下來,我時常想一個問題:在NBA的歷史中,足以被銘記的是什麼?
只是冠軍嗎?
還是只有那些名人堂球星們,才有資格篆刻在NBA的史書裡?
又或者,那些在球隊裡不起眼的綠葉球員,因為被忽略在NBA的世界,就等於貶低了他們身為職業球員、甚至身為人的價值了嗎?
我想都不是的。
在這個世代,我想我們更需要意識到這個問題。
中華文化總講「飲水思源」,可在這時代,訊息資料大多以爆炸性的量出現,每天每天,眼前滑過真真假假的消息,我們大多見了就忘、忘了也不曾回想,多麼可惜,有很多生活中的感動就這麼不見。
就像那些在球場上、每天每天勤奮訓練、拚鬥的球員,打得好,先是有股力量將你捧上天,後又惡劣地落井下石;一打得差,就掀起論戰,各種貶低人格的汙衊言論如雨後春筍。
那些努力拚鬥的人們,不論是誰,都不該被貶低、更不該被素未謀面的人們擊敗。
很複雜。但因為這些,現在的職業球員,需要克服的心理壓力絕不比從前少。
寫日記,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壯舉,不是想要寫一封信,給十幾、二十年後的自己,等到那時,像時光膠囊一樣打開來,重新發覺那一瞬間的感觸。只是想單純記錄著我熱愛的事情,包括我每天的生活,以及我熱愛著的NBA。
不用說十年。等到一個賽季結束、冠軍誕生,不管有多少「失敗」的足跡,只要重新打開這些曾經被記錄下的感動, 一一回顧,那麼每個賽季中的每一天,都是有其價值的。
這就是寫日記最有趣的地方。
記得前陣子回高中母校時,以前的國文老師向我抱怨,他們班上的高中生,已經失去了發覺生活的美感。這或許不是他們的錯,現在、我們的高中生,除了一樣啃著成堆的教科書以外,剩下接受的訊息,大概是我們那時候的數倍,很可怕。
看得越多、忽略的更多,沒能把握該把握的、丟棄該丟棄的,許多感動就這麼消逝了。
【小狼的NBA Diary 11.23.2017】
去年、今年,一樣、不一樣
聊聊今天勇士作客奧克拉荷馬城的比賽吧。
去年KD加入勇士,話題正在延燒不斷的同時,他首次返回奧城的比賽自然是既令人興奮又期待。記得我去年老早就劃記好了日期,等待著那天的到來、迫不及待,想看看奧城球迷對KD,會祭出怎樣的「攻勢」。
結果和KD想得一樣,球迷的噓聲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他和Russ的互動,卻成為我怎麼也忘不了的畫面。
曾經攜手九年的時光不假,一起打球、一起搭飛機、一起吃飯、一起訓練,他們私底下的感情大概不是我們能夠估計的(甚至這張照片還有兄弟臉)。
去年的我,總不欣賞Russ在場上的作風,但慢慢地,我了解到他是一個很棒的人。
我相信,既然那些人足以成為球星,甚至成為一座城市的驕傲,除了球技以外、除了是一個很好的「球員」以外,他們必定都是很棒的「人」。
台上作戲,台下做人
這場比賽,兩人的互動依然。這是場上需要的激情,我也是越看越享受,比起去年的厭惡,現在我更喜歡這兩人分開後的聯繫方式。
透過場上的較量來證明,這次你贏了無妨,下次我要贏回來,就這麼簡單。這就是球賽競爭意識,也是我越來越欣賞Russ的地方。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台上作戲,台下做人。」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每個人總有一些必須堅持的信念。球賽需要激情、隊友和球迷需要振奮,身為一支球隊的真正領袖,Russ 用他的方式在跟對手互動,不管面前是誰。
而KD也在賽前、賽後,表達對Russ表現的看法。
然而,對於他倆私下的感情,我們確實無從得知。有可能他們依然訊息偶爾聯絡,Who knows? 賽場上我們看見的,不見得就是他們私下的樣子。
from NBA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At65Q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