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NBA制式第一輪合約是四年,剛好符合新人嬌、二年俏、三年拉警報、第四年沒人要的歷程。除了少數天縱英才,大部份首輪新秀都免不了這個輪迴。
進入第三年的活塞前鋒Stanley Johnson,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大撞牆後(詳見嚴重撞牆的二年級生:活塞前鋒Stanley Johnson),真真正正的拉警報了。尚可的防守,拙劣的進攻,跟選秀前滿滿的期待相比,有種不妙的感覺。如果還有印象的球迷,應該會記得當年選秀會上Stanley Johnson的天花板,是曾經進入明星賽,打斷球神Michael Jordan的肋骨,獲選最佳防守球員的Ron Artest。
跟Ron Artest 比起來,Stanley Johnson的身材沒那麼壯,但是速度和體能可能更好一點。只不過,當年Artest效力的是百廢待舉的芝加哥公牛,正值Michael Jordan退休後的黑暗時代,連續兩年都不到20勝,有很大的空間讓Artest 在場上直接犯錯成長。前兩季Artest除了凶狠的防守外,進攻方面雖然命中率都在40%上下,卻能用不少的出手數換來兩位數的得分。
Artest在公牛的日子幾乎全是先發,平均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並在第三年被交易到溜馬之前,繳出了15分5籃板3助攻的成績,配上每場比賽接近3次的抄截。在當年還沒那麼重視三分球的年代,繳出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Ron Artest在第三年長出外線,在芝加哥的時候繳出了快要40%的三分球命中率。
接下來Ron Artest在印第安那爆發,入選明星賽,拿下最佳防守球員,眼看著要接過Reggie Miller的衣缽,成為溜馬的中流砥柱,一切卻因為在底特律揮拳而風雲變色。之後浪跡國王,火箭,湖人,尼克,在洛杉磯撈了一枚冠軍戒指,總共打了14個球季到37歲才退休。以一個第一輪中間的選秀來看,這樣的生涯是相當成功的。
相比起來,Stanley Johnson沒有這麼幸運。他在活塞的前兩年,球隊都努力在拚搶季後賽席位。本身因為大一輟學的緣故,本來技術層面就比較粗糙,需要時間改進技術。偏偏前面擋了Marcus Morris,Tobias Harris,還有後來加入的Jon Leuer,讓只有身體條件但技巧不夠的Stanley,失去在輪值裡面打前鋒的時間,被迫要打到二號位置的替補。
或許是因為定位不明的關係,第二年他的成績非常淒慘,上場時間減少,得分減半,命中率(包含罰球在內)全部下滑,不管是傳統數據,或是進階數據都非常不好看。更麻煩的是季中曾因違反隊規遭到禁賽,一整個烏雲罩頂。這樣的成績單對他的身價影響甚劇,一路從選秀會前的新人王熱門人選,滑落到幾乎毫無價值。只有D沒有3的鋒線球員,在這注重攻擊的年代中是沒有多少價值的。
第二年撞牆也好,被針對也罷,逝者逝矣,無需多說。接下來的17-18球季,真正關係到Stanley Johnson有沒有機會擁有一個成功的NBA生涯,還是只能帶著曾經的潛力變成浪人一族。NBA歷史上,有太多太多潛力股,永遠沒辦法達到當初預期的高度。從2000年以來,只少數幾位球員前兩年PER不到10的狀況下,還能在聯盟生存一段時間。最著名的是法國前鋒Boris Diaw,還有打過勇士的Brandon Rush。雖然說PER是個很偏重於進攻的綜合數據,不過PER不到10通常都不太妙。Stanley前兩年不要說10了,連9都沒有到過。
有法國魔術師稱號的Diaw,投籃能力普通,體能不怎樣,賴以行走江湖的是他超強的傳球還有一身油條的功夫。生涯打過五隊,總共出賽超過1000場,在馬刺拿了一枚冠軍戒指。以他的選秀順位來看(第一輪21順位被老鷹選走),這樣的生涯是相當成功的。Stanley Johnson能不能生存這麼久?
值得慶幸的是,活塞在這時候做出對他生涯非常有利的交易。球隊把擋在前面的先發前鋒Marcus Morris交易出去,讓Stanley拿回屬於他的前鋒位置。更重要的,是活塞找來Stanley前兩年不曾有過的導師,Avery Bradley。
from NBA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hMI8I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