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MLB@運動視界Sports Vision 希望隊長Don Mattingly--洋基球史20大球星(11/20) 皇璽會 http://www.iwin688.com

(來源:MLB官網)

「他總是正面積極,唯一要求的就是上場做好各自本份,當一切如此簡單,替他打球就變得輕鬆寫意且充滿樂趣。」

上述一席話出自賽揚獎級豪腕柯蕭(Clayton Kershaw),話中主角則是2013年國聯年度總教練榜眼馬丁利(Don Mattingly)。退役後陸續在「新邪惡帝國」道奇、邁阿密馬林魚的執教表現,讓人幾乎忘了外號「安打先生」(Hit Man)的他曾是原版邪惡帝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球星之一;而他在1980年代中後期的經典表現也正如前子弟兵所稱頌,曾替名門洋基帶來樂趣和黎明前的希望…

馬丁利高中時代便以高達4成62的打擊率、強健的心理素質和領導力帶領球隊殺遍天下,從校隊94勝9敗1和、高達9成的勝率便足見其天賦。由於畢業後已申請到獎學金且父親執意要他先上大學再打職棒,因此1979年選秀直到第19輪才被洋基選上,孰料對唸書壓根沒興趣的馬丁利不以為意,最後以23,000元美金加盟條紋軍。

(來源:pinterest.com)

在小聯盟逐級攀升期間表現始終穩健,不但打擊率高達3成32,守備能力也備受肯定。不料升上3A後卻受限洋基守備位置已滿而卡關停滯,直到1984年春訓表現火燙才改變當年教頭、同時也是隊史傳奇鐵捕貝拉(Yogi Berra)的想法,站穩先發一壘手。年方23的馬丁利在首個完整球季不但以3成43打擊率、207支安打和44支二壘打稱霸聯盟,23轟、110分打點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新世代洋基之星耀眼豋場。

隔年球隊找來史上最佳開路先鋒韓德森(Rickey Henderson),加上砲管升級,海扛35轟的馬丁利毫不客氣地以145分打點攻佔聯盟排頭,更驚人的是3成24打擊率仍高居聯盟第三。自此直到1989年,能打又能轟遂成為其註冊商標,1987年不但追平大聯盟連8場比賽開轟的紀錄,還以單季6發滿貫彈締造球史新猷。

儘管低調的他總是強調球隊勝負遠勝於個人紀錄,甚至達成連續開轟紀錄後都是在隊友鼓勵下才勉強步出休息室接受客場球迷歡呼,但正值巔峰的馬丁利此時已開始受到各方讚揚。報紙標題稱他「投手夢魘」;三千安俱樂部成員「皇家先生」布瑞特(George Brett)則說:「我想他是我們這個世代最好的選手」。

尤有甚者,不世出投手奇才「K博士」古登(Dwight Gooden)慶幸自己和馬丁利分處不同聯盟;紅雀名人堂傳奇「真男人」穆修(Stan Musial)更盛讚見到馬丁利簡直像看到年輕時代的自己;就連權威媒體《運動畫刊》都邀請他和「打擊之神」威廉斯(Ted Williams)展開打擊高峰對話,才30歲不到,古柏鎮便彷彿虛位以待。

(來源:yankeesroom.com)

1990年甫簽下當時史上最大合約的馬丁利本該意氣風發,不料7月份卻因先天缺陷引發的背傷躺進傷兵。復出後雖然打擊率仍勉力維持在3成上下,長打能力卻從此一去不回。1995年,效力條紋軍團14載的馬丁利終於有機會進軍季後賽,可惜遲暮老將4成17打擊率、6分打點的生涯最終光彩終究不敵水手軍團,抱憾止步於分區系列賽。

除了打擊強悍,馬丁利坐擁9座一壘金手套更是美聯史上之最,守備了得的他甚至曾客串守三壘且表現有板有眼,寫下大聯盟百年來首位左撇子三壘手創舉。此外,個性謙沖低調、6度入選明星賽、1991年起榮膺隊長的他更是超級人氣王;尤其在那段隊史少見、長達14年不見季後賽天日的乾旱期中,其亮眼表現無疑是球迷的精神慰藉和希望所託。偏偏造化弄人,退役一年後洋基隨即贏得18年來首次世界大賽,棒球如人生的詮釋莫若於此。

(來源:Orange County Register)

儘管多項成績名列洋基隊史前十,但少了季後賽表現加持,加上累積紀錄不夠亮眼、宰制球壇期間過短等因素,讓馬丁利遲遲敲不開名人堂大門,截至2015年共計15次票選支持率最高僅為首年的28.2%,在禁藥世代湧入候選名單搶票效應下最後一年更只有9.1%得票,和入龕殊榮再度擦身而過。

時隔兩年後,馬丁利再度獲得名人堂4年一度的委員會票選資格、開票結果將於12月冬季會議公佈,或許不一定能入選,但仍顯示他在球史舉足輕重的地位。或許持續累積執教經驗中的這位「安打先生」,有天會以另外一個身分走進古柏鎮聖殿也說不定。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AdpDo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