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來得及參與我們的季中的各位置評比,目前我們正看到聯盟中最佳的強力前鋒們。
要將聯盟中各個頂尖內線做出比較其實是個相當具挑戰性的任務,因為這些位置的球星們各各身懷著不同的絕技,當然啦!這是好事一樁。
我們有傳統型內線大個子、傳統但練出拉開空間投射的長人、小球側翼型、以及那些奇行種們 、難以歸類的那些!@#$&*,這些全部都是所謂的「PF」——小前鋒以上、中鋒未滿的一個模糊地帶。
與前三個位置一樣,Bleacher Report 的 Dan Favale 等編輯群評選出聯盟前 10 名的大前鋒,究竟這場大前鋒之戰是傳統派會勝出,還是當代空間派取得主宰?又或是各種類型的大前鋒各據山頭?
排名的先後依據是以假設能挑選他們至麾下打完球季剩餘比賽,並且考量到球員現在的健康狀況;但遙遠的傷病史以及長期的未來規劃並不在考量內 ;另外整季報銷的球員也不在評選之內,其餘便大致以球員該季的表現做出比較。
10. Serge Ibaka(多倫多暴龍,▼1)
年齡:28
場均成績:13.8 分、6.6 籃板、0.7 助攻、0.4 抄截、1.6 阻攻、命中率 49.4%
Serge Ibaka 逐漸變成一名能拉開空間、運用投射轟炸的破格前鋒原型。以各方面而言,他或許正是我們現在正在講的那種「獨角獸」之一;然而當今的 NBA 高塔都必須學習這種技能,Ibaka 的這些轉變便難以突出閃耀,他的技能已經不再是獨樹一格,反而變成新一代長人要在聯盟生存所必修的學分。
現在的延伸四、五號都必須要運球、協助設立陣型,防守端也要根據擋拆換防,在籃框周遭的輪轉也要抓緊時機。
Ibaka 並不是這類型的球員,未來也應該不會是。他的傳球沒有這麼好,也無法自己製造投射的機會;暴龍隊也不希望他一對一單防對手。聯盟中湧出的鋒線四號位甚至更讓他沒能專心保護籃框:他的籃板數在過去三年直線下滑,而且對手在挑戰他的時候命中率更能超過 60%!
平心而論,Ibaka 在他的長處上仍是菁英等級的水準:即使有過多的中距離外圍出手,他的投籃仍維持著很好的數字;此外他 37% 左右的三分命中率也足以讓許多球隊垂涎不已。特別在今年賽季,他的運球出手更加流暢有效——證明自己對於比賽更有影響力。
from NBA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GbcZJ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