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NBA 全明星賽的陣容已經公布了好幾天,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是連續第二年 Chris Paul——這名未來篤定入選名人堂的傳奇級控衛——掉出名單之外。和去年一樣,我們都可以假定季中的因傷缺陣是他與名單無緣的最大主因:在轉戰火箭隊的第一個賽季,在全明星陣容公布前的 45 場比賽中他一共缺陣了17 場,而在後衛人才大爆滿的西區,這 17 場也成為了讓其他(較)全勤的優秀後衛們(如 Klay Thompson、Jimmy Butler 以及 Damian Lillard)受到青睞的原因。
然而,以出賽場次不足作為理由乍聽之下似乎合情合理,當你細看數據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將這名「控球之神」拿出名單之外,根本是天大的錯誤!簡單來說,Paul 在出賽 28 場中打出的優異表現,好到幾乎能彌補那些他缺席的比賽,他絕對有資格入選今年的全明星賽。
首先,先來談談球隊戰績。Paul 身處的休士頓火箭至今 33 勝 12 敗,已經是西區坐二望一的一級強隊;但比起 CP3在板凳看著隊友打出 10 勝 7 敗的戰果,當他披掛上陣時,球隊更是繳出 23 勝 5 負的優異成績單。再進一步看,當火箭的「三巨頭」Paul、Harden 以及 Clint Capela 全數上場,火箭是無堅不摧的 18 勝 0 敗!由此可知,即使火箭隊已經是支相當優秀的勁旅,在 CP3 上場指揮之下,他們仍能有更高層級的可怕表現,甚至看來就像支勇士隊的強力挑戰者!(事實上,本季三度面對勇士,火箭可是拿下了兩場勝利)
Chris Paul 帶給球隊的影響力是如此巨大,巨大到因為缺賽而拒他於 ASG 的門外,是如此的殘忍且不公平。
再從個人數據的角度看,Paul 在球場上留下的數字,究竟有沒有贏過受聯盟加冕的明星後衛呢?還真的有!「勇士四星」之一的 Klay Thompson 本季在勇士僅僅缺賽一場;但即使「讓」了 19 場比賽, Paul 還是為火箭打出了高達 5.2 的勝利貢獻值(Win Shares,WS),比起 Thompson 所繳出的 3.6 可說是高出一截;若以替換球員差值(Value Over Replacement Player,VORP),Paul 還是以 2.3 比 0.7 勝出!即使出賽數較少, Paul 不論在數據或是印象,都仍被普遍認為比 Thompson 更有影響力。
所以,如果可以重來將 Chris Paul 選進明星賽的陣容中,被他擠出去的那位「遺珠」將會是 Thompson。但他要如何公平地和其他西區的明星後衛做比較呢?這就有點棘手了,Paul 因傷所困的時間,讓他在 WS 以及 VORP 方面要和 Jimmy Butler 以及 Damian Lillard 等等球隊主力級後衛做比較都有所遜色;但若是看看 PER 以及平均 48 分鐘的 WS,如果硬是要從這三名後衛中挑出兩個的話,這將會變成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攻守俱佳的 Butler 普遍會拿到 "Yes" 的這張選票,畢竟他保持著身體健康,又將灰狼穩穩帶進了季後賽的名單內;然而在 Paul 以及 Lillard 之間,投票者將面臨的抉擇便是:究竟要選擇健康打滿半季的 Dame;還是將火箭改造成真‧冠軍勁旅的 CP3?這問題將會讓成舉棋不定;我想大家應該都會樂見Dame 不再連續第三年被這場盛會忽略;但至少,「Paul 有可能比 Lillard 更好」這想法是值得被考慮的。
如果本季 Chris Paul 沒有錯過任何比賽——或至少沒有少打 17 場比賽這麼多,他勢必是一名全明星,但就算他真的缺席了這半季的五分之一賽事,選擇他至少也比 Thompson 更合情合理。如果有任何一名西區的球員——特別是後衛——不幸受傷無法出賽, Paul 絕對是遞補出賽的第一人選(抱歉了,魯長老)。
如今事已成定局,身為球迷的我們雖然有可能會在全明星週末錯失 CP3 的身影,至少可以等著看,成為被 Thompson 擠出陣容的「超級遺珠」,是否會變成 Paul 季後賽對上勇士殺紅眼的最大動力呢? 我們拭目以待。
[embedded content]
更多最新 休士頓火箭 精選文章:
【特約編輯 徐立哲 綜合編譯】
本文編譯自:Why Chris Paul should have made the 2018 NBA All-Star team
from NBA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BCqRc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