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 | 2018/01/28 | 人氣 35
馬林魚終於把陣中明星球員Christian Yeich給賣了應該是近期大聯盟的重大消息之一。
關於這筆交易的評論,真的沒什麼特別值得大書特書,就是各取所需、即戰力明星球員換潛力新秀。至於兩隊在完成交易後對於球隊產生什麼影響?未來當何如?小弟所經營的粉專已經用Tommy John的身份對於釀酒人的未來走向進行分析,fountainNess大大也有針對釀酒人的下一步撰文評估,有興趣可自行參照,以下要來談的是馬林魚這方。
馬林魚的後續工作非常簡單,就是重建,所以這篇文章的內容沒什麼特別,就是回頭看看他們所拿回來的這些新秀。本文將集合各項資訊以及各家球探報告,針對這筆交易案中的年輕人進行介紹與評論。並且一起來看看,馬林魚到底在幫主的交易中,總共得到了什麼東西。
馬林魚的回報
Lewis Brinson
守位 | 慣用手 | 年齡 | 預定登場 | ||
CF | 右投右打 | 21 | 2018 | ||
官網評分(滿分80) | |||||
打擊 | 力量 | 跑壘 | 臂力 | 守備 | 整體評價 |
70 | 55 | 50 | 55 | 60 | 55 |
首先是主菜Brinson,他是2012年首輪29順位的球員,在球探眼中,他是集打擊、速度、運動能力於一身的棒球好手。尤其2015年在小聯盟合計.332/.403/.601三圍、20轟、18盜的表現更是建立了他腿砲的金字招牌。上季他已經登上大聯盟,接近完成品。
就天份來說,Brinson的Raw Tools相當驚人,擁有平均的打擊實力配上高於平均的Raw Power。根據FG作家Eric Longenhen所言,他在小聯盟原先有辨識球路以及擊球點掌握的問題,但之後經過改造後不僅增進了選球能力,同時調整擊球機制,讓自己在擊球上更容易咬中甜蜜點,這也促成了他日後的崛起。帶著這身力量,未來他極可能有單季至少20轟產出的實力。
除了打擊之外,Brinson更有Plus等級的跑壘與守備能力,只不過他爆發力不太夠,在壘上無法造成太多的威脅,但靠著這雙快腿以及出色的守備判斷能力還有高於平均的臂力,守備方面是完全不用令人擔心。說穿了,他就是那種會令人垂涎三尺的五拍子球員。
然而去年來大聯盟打怪時,即使帳面上獲得為數不少的保送,但實際上在選球方面出了不小問題。其本身揮棒軌跡就偏長,因此在面對高等變化球時毫無招架之力。另外也有專家認為,他目前的timing掌握都不太順暢,時常有前腳過晚放下的問題,造成他容易過晚揮棒。
即便如此,他最該擔心的可能並非打擊實力無法有效發揮。因為Brinson一直以來的發展模式都與Aaron Judge類似,每每到新的一個層級都會先出現撞牆的情況,但適應一段時間後便隨即修正,或許來到大聯盟之後也會如此。實際上他最該被擔心的是他的健康狀況。Brinson過去一直有不少傷痛問題,尤其是下半身軟組織部份(別想歪,是指腿筋之類的)。也因為他過去有不少關於腳的傷病史,因此部份球探認為未來他不無可能轉往右外野。
如果發展到天花板,Brinson被認為可以像是Torii Hunter或是Mike Cameron,又或是巔峰時期的Carlos Gomez那樣集打擊、速度、守備於一身的中外野手。簡單來說就是單季.270打擊率、20+轟,守備跟速度都很優異的球員,如果發展到頂甚至可以是單季30-30的腿砲怪物。理想狀態下,他的未來可看性真的相當高,就算發展不完全,也是有至少平均外野手的水平。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DHJEo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