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球季結束以來,自由球員市場上的大咖選手如達比修有、Jake Arrieta、Eric Hosmer 和 J.D. Martinez 直到春訓前一個月都還沒有簽約,相當不尋常。
大聯盟球團整體收益年年創新高,今年更突破 10 億美金大關,照常理來說,多數球團老闆有足夠的預算來簽下自由球員,不至於造成如此冷清的自由球員市場。知名的 Yahoo! 資深記者Jeff Passan 更大膽懷疑這可能球團老闆有默契的手法,讓自由球員市場偏向買方市場。
球員當然也注意到這樣的趨勢。在今年勞資協議討論大聯盟修正加速比賽的政策時,球員工會拒絕聯盟提案,表示抗議。背後的原因極可能是冰凍的自由球員市場。
在近日參與球團舉辦的球迷會時,洛杉磯道奇隊的王牌終結者 Kenley Jansen 向記者提到:
"Maybe we have to go on strike, to be honest with you. That's how I feel about it."
「老實跟你說,我覺得或許我們必須要發動罷工才能解決問題」
"strike"「罷工」,在棒球中是「好球」,保齡球術語則是「全倒」。若是換到另一邊,因為勞資雙方談不攏,聯盟選擇「封館」,則是用 "lockout"「封館」這個動詞。前面加上動詞片語 "go on" 則是「發動」,也可以用 "conduct" 來替換。
Jansen 繼續說:
"Maybe not. I think it's a thing we maybe address that to the union. I'm not going to say that to you guys."
「或許也不必。我認為我們必須和球員工會提一下,細節就不方便跟媒體說了」
"address"「強調」、「特別提初」,當名詞時是「地址」。"union"「工會」,當名詞時也有「團結」的意思。NFL 美式足球聯盟的球員工會則是用 "players' association",但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 Bill Shaikin 在報導中也提到現在許多老將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At the same time, teams that would formerly plug holes with veteran stopgaps have tended to tank — that is, rebuild without regard to how many games they might lose or how competitive they might be."
「同時,那些以往會用老將來填補陣容空卻的球隊們,現在都偏好擺爛,用這樣的方式來重建,不管球隊的競爭力多差,也不管輸多少場比賽」
"tank"「刻意擺爛」,許多台灣球迷也會直接翻譯成「坦」。若是要說「故意放水」則是 "fix the game"。球隊「重建」會用 "rebuild",也可以用於房屋「拆掉重蓋」,若指房屋「整修」則是用 "remodel" 或 "renovate"。
聽起來很熟悉嗎?近兩支冠軍隊 — 芝加哥小熊隊和休士頓太空人隊都是擺爛到底再重建的方式,最終獲得世界大賽冠軍,也讓其他球團開始效法這樣的操作。在許多球團實行撙節政策之下,使得那些的非頂級中產階級好手如 Mike Moustakas 和 Logan Morrison 到現在都沒有工作。在休賽季跳樓大拍賣的邁阿密馬林魚隊和匹茲堡海盜隊,極不尋常的清倉做法也引來球員工會調查。
大聯盟球員上一次罷工已經是 1994 年的事情,球員工會和大聯盟的關係越來越好,讓球團有吃豆腐的操作空間。工會態度不夠強硬,也導致球員的薪資權益越來越差,聯盟頂多在配置西語翻譯和增加休兵日上提供讓步,而無法真正解決勞資分配收益的不平衡問題。
若是 Jansen 的號召能引起更多球員支持,或許今年就可能看到大聯盟出現罷工。
【延伸閱讀】
自由球員市場好冷清 一線球星乏人問津?>>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7117
《Hito 大聯盟》分析自由球員市場怪象
原文
http://www.latimes.com/sports/dodgers/la-sp-dodgers-jansen-union-20180127-story.html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niuvD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