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13年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舉辦以來,重新喚起了台灣青少年們對於棒球的熱情,也讓大家體認到,棒球不是只有科班學生能夠玩的運動。然而,礙於台灣升學導向的教育體制,以及一般青少年們在資源上及棒球知識的不足,許多對棒球有興趣但非科班出生的孩子們,在面對先天劣勢、後天缺乏的大環境之下,不得不放棄心中對棒球的一片熱忱,這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且將會使台灣棒球更加走向菁英化路線,對台灣棒球的發展絕對是不利的。
筆者有鑑於如此情形,決心撰寫「棒球入門知識與技巧」之系列文,以自己從事棒壘球運動之所學與經驗,針對棒球的基本知識與技巧進行簡單說明,希望讓有興趣從事棒球運動的人們,在看過此系列文後,不會因不知道該怎麼練習,而放棄自己對於棒球的夢想。
若你因為看見此文,而開始踏出追逐自己棒球夢的第一步,那對我而言,就是最美好不過的回報了。
----------------------------------------------------------------------------------------------------------------
本系列文決定就先從筆者較熟悉的外野手部分開始談起。外野篇將分為上下二文,上篇將會就外野的守備位置以及高飛球練習的部分做說明。
一、外野守備位置
外野手是以3人守備廣大的外野草皮區域,一個好的外野手必須要依據打者的類型、投手的強弱以及壘包上的跑者的人數與跑壘能力、來決定守備位置,說明如下:
1.左外野手
左外野手通常在三壘以及游擊位置間的後方守備,是外野手中處理球最多的守備位置。當碰到強力右打者時需稍微向後守備,若遇到左打者時則須稍微趨前守備,若遇到的是強力左打著,則稍微向中外野手移動,若遇到經常出現長打之打者,則往邊線靠近守備。
2.中外野手
中外野手通常在二壘、游擊位置間的後方守備,適合腳程快,能夠隨時支援、右外野手的人。遇到強力右打者,需往左外野手後方移動。若遇到常出現長打者時,應該向左外野手方向移動,若遇到強力左打者時,要向右外野手後方移動。
3.右外野手
右外野手通常在一、二壘間守備,適合臂力強的人。遇到強力左打者時向後移動,遇到經常出現長打者,則向邊線靠近守備。
簡而言之,外野手要根據不同的打者類型判斷球的落點,因此才會有不同的站位。
[embedded content]
張建銘是我國臂力強勁的右外野手代表人物
二、高飛球的接法
外野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能確實地把球給接進手套內,如果球進了手套後掉了出來,那可是比沒接到球還要更加糟糕的一件事,以下列舉接高飛球的一些小技巧。
1.外野手之肩膀與膝蓋不要刻意使力,保持輕鬆的姿勢。
2.投手球投出時,外野手的任何一腳向前先踏出一步,緊接著以連續動作移動腳步。
3.球被擊出的瞬間,便要根據球被擊中的聲音判斷球可能飛行的遠近與落點,並盡快抵達。
4.打在外野手與內野手之間的高飛球,交由外野手處理之。
5.若有二名外野手要搶接一顆球時,要互相高喊決定由誰來接球。
6.對於較低的平飛球,不要為了耍帥去做衝刺撲接,寧可使球落地一個彈跳之後再接球。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在接高飛球時,還要注意外野草皮場地的狀況、太陽以及風的方向,如此才能做出更正確的判斷。
[embedded content]
紅雀名宿、棒球名人堂球星Ozzie Smith的接高飛球基本動作教學
三、接高飛球簡易練習方法
通常在練習接高飛球時,會有一人在本壘的位置將球打至外野,再由接到的人將其回傳至內野,然而筆者在這邊主要想提的是相對簡易的練習方式,就算在人不多時亦可以練習接高飛球。
1.兩人練習
雙方保持約30公尺的距離,一個人負責投高飛球,另一人負責接球,接到後回傳給投球者。投球者應適時的改變投球的高度與遠近,如此不斷的反覆練習。若接球者接不到球的比率偏高,則雙方可以縮短彼此間之距離。
2.接球者向前衝刺接投向後方的高飛球
一個人負責投高飛球,另一人擔任投球者後方的補球者,其他接球者排成一列,先由站在最前方者全力往前衝刺,投球者將球丟出,並於丟出時提醒接球者,接球者此時在回身接球,接到球後將球回傳給補球者,之後輪到下一人,如此不斷的反覆練習。
3.接球者向前衝刺接投向前方的高飛球
一個人負責投高飛球,另一人擔任投球者後方的補球者,其他接球者排成一列,先由站在最前方者向前衝刺,投球者向預測外野手能接到球的位置投出高飛球,並於丟出時提醒接球者,接球者接到球後將球回傳給補球者,之後輪到下一人,如此不斷的反覆練習。
以上是上篇的部分,之後的下篇將會針對外野滾地球以及傳球的部分做說明。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owE2H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