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茂想要離開近鐵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我們答應,否則他哪裡都去不了,他要擔心的應該是避免被扣太多薪水吧,還想要走,別傻了」!
上述是近鐵球團代表前田秀男對野茂想離隊的看法,當時的日職制度,只有五年年資的野茂想離開近鐵根本不可能。野茂再跟球團交涉時,提出轉戰大聯盟的請求,球團不願意放人,而且不接受複數年合約跟代理人制度,讓野茂長期累積不滿情緒開始爆發:「你們要有我隨時會脫下近鐵球衣的心理準備」。但制度比人強,球團根本不擔心野茂會離開。
近鐵強勢留人,野茂鐵了心要離開,前田於是丟了一張「任意引退同意書」給野茂。「任意引退」類似退休,就是離開「日本職棒」,球團務必要放人,但日後要復出「日本職棒」只能在原來母隊復出,若要轉隊母隊也得先同意。這種權力不對等的合約根本不會有選手想簽,前田的用意只是要嚇嚇野茂,沒想到野茂藉此找到出路。
在與團野村討論後,野茂真的向球團申請「任意引退」,球團初步拒絕受理,但腳步完全站不住,因為遊戲規則就是訂在那,想不遵守都不行,只得召開記者會宣布「同意野茂離開近鐵」。
1995年1月9日,野茂正式與東家訣別,以「任意引退」身分退出日本職棒界,轉向美國職棒發展。但鑽日職規則漏洞的方式給日本帶來震撼,嗜血的媒體說野茂都是為了錢,與野茂交惡的監督鈴木啟示更不客氣的說:
「野茂要到大聯盟是他這一生最錯誤的決定,所謂的人生,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的,這才叫做人生,尤其像野茂這種王牌投手責任更大,但野茂今天做出讓球團蒙羞的事,我現在已經懶得理這個傢伙了」。
野茂加入美國職棒已成定局,前田秀男因此事引咎辭職。另一方面,「野茂效應」也逐漸擴大,巨人隊的桑田真澄、橫濱隊的佐佐木佐浩等優秀球員,也興起轉移戰場的意願,但後續都不了了之。為何會不了了之?無法像野茂一樣下定決心,抱著必死的勇氣逐夢是重要原因。來到一個陌生的土地、層級更高的環境打球,風險是相當大的。野茂由於與球團鬧的不愉快,他的大聯盟之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因為一旦失敗,他將無顏面的低下頭回日本,接受日本球界的嘲笑對待。具有更大意義的是,他這次若失敗,日本人挑戰大聯盟的路將被關上,3000 安的鈴木一朗、新人王的大魔神、世界大賽冠軍戒指的井口資仁將都可能不存在。
[embedded content]
儘管大聯盟之路不至於乏人問津,隨時都有可能夢想成真,但在日職戰功彪炳的「億元男」,到大聯盟一切都歸零,且大聯盟的實力在當時日本球界眼中,就像摸不著邊的天一樣高。野茂之前最厲害的三振型投手江夏豐,37 歲時也曾向大聯盟投石問路,但熱身賽被砲轟而錯失機會。因此日本球界並不看好野茂能站穩大聯盟。少數支持者,如長島茂雄認為野茂和過去幾位前輩不同,目前正值黃金時期,如果能在大聯盟佔有一席之地,對日本職棒的意義很大,所以支持野茂挑戰的決心。
野村起先與大聯盟球團進行交涉時,西雅圖水手隊和加州天使隊都有意爭取他加盟,其中以水手隊意願最高。當時任天堂老闆山內溥所經營的水手隊可能性最大。預測簽約金約100萬美元,但年薪可能低於野茂在日職的一億四千萬日圓(約140 萬美元)。
[embedded content]
此時,道奇隊老闆 O'Malley 親筆傳真給日本業餘棒球聯盟副會長山本英一郎,請他協助蒐集有關野茂的資訊,同時表達了爭取他加盟的強烈意願。
「決定網羅野茂英雄,是因為他的勇氣感動了我」。
O'Malley 親自出馬遊說,開出了年薪 140 萬美元的條件,與野茂在日職相當的年薪,於是 1995 年2月13日,洛杉磯「小東京」區的飯店裡,Vin Scully 擔任司儀,宣布野茂正式加入道奇隊,穿上16 號球衣。據洛杉磯當地報紙推測,野茂的簽約金為 200 萬美金,這個數字已是大聯盟球員的行情。
野茂在 4月13日的春訓賽中首次登場, 異鄉初試身手,表現不差,投兩局未失分,協助道奇以 7 比 1大勝馬林魚。當地媒體《棕櫚灘郵報》隔天打趣的說:「昨天有鳴出龍捲風警報」。捕手 Mike Pizza 稱讚野茂的指叉球,是他看過最犀利的指叉球。野茂透過翻譯表示:
from MLB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http://ift.tt/2BEh8F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